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指导手册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手册 > 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指导手册
第一篇 标准体系
四、基本制度标准

(三)党支部联系点建设

【工作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机关、高校、国企基 层党组织 «工作条例»和吉林省 «“抓点促面强硬核提质增效筑堡垒”以党支部联系 点撬动支部 ‹条例›落实深化基层党建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实施方案»等党内法规和 政策文件. 

【实施范围】 建立党支部联系点的党员领导干部主要是:省委常委同志,市 (州)、县 (市、 区)党委书记,省直部门 (单位)党组 (党委)书记,省 (部)属高校、省管企业、 三乙及以上公立医院党委书记,乡镇 (街道)党 (工)委书记.注重联系后进党支 部,一般在本人所在支部之外的本地、分管领域行业确定1个相对薄弱的党支部作 为联系点,也可依托部门、领导干部现有的贫困村帮扶点等建立联系点. 以上党委 (党组)其他班子成员及上述范围外的各级党委 (党组)书记及班子 成员,省非公党工委组成人员,结合实际建立联系点,由市县、长白山开发区和各 级党 (工)委具体抓好组织实施.地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应覆盖不同 领域. 党委 (党组)书记抓联系点周期一般为2年.联系点周期结束后,省、市、县 三级党委和有关党委 (工委)组织部门负责对下一级联系点的协调指导,对联系点 转化提升情况进行确认,确认情况报上级党委组织部备案.尚未实现转化提升的, 由负责联系的党委 (党组)书记继续抓转化提升;已实现转化提升的,在巩固提升 基础上重新确定联系点.领导干部岗位变动的,由接任的党委 (党组)书记接续抓 好联系点工作. 

【主要任务】 

1.“一摸清”:采取蹲点调研、访谈座谈、调度指导、分析研判等方式,全面摸 清联系点党员队伍、书记作用发挥、工作机制运行、中心任务完成、党员群众评价 等情况,以 “解剖麻雀”的方式掌握实情、找准症结、定实措施,明确联系点建设 方向.党委 (党组)书记每年蹲点调研一般不少于2次. 

2. “五强化”: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二是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三是强化党员教 育管理.四是强化引领基层治理.五是强化制度执行.每年参加指导联系点组织生 活不少于1次. 

3. “两区分”:一是区分支部不同领域类别.二是区分后进不同情况.县级党委 安排、基层党委每年对所属党支部进行1次 “过筛子”,区分先进、一般、后进党支 部,分类晋级,持续开展对后进党支部集中整顿. 

4. “一目标”:着眼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帮助联系点制定实施有 针对性的创建措施,实现配强好书记、建设好队伍、落实好制度、开展好服务、做 出好业绩和最终让群众满意的 “五好一满意”目标.

版权所有 龙井市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