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12月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摘编
12月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摘编
发布日期:2022-06-23|阅读次数:22 次

【必学精要】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习近平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做到心中有民,必须树立良好作风。

——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习近平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2017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

——习近平2018年2月10日至13日赴四川看望慰问各组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习近平2019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习近平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习近平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选学拓展】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版

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习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习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习近平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习近平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习近平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习近平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习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习近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习近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习近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解决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

—习近平2014年1月14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习近平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习近平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

—习近平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同人民在一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

——习近平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习近平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

——习近平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各级干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众,就从严治党问题多向群众请教。

——习近平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

——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重要决策方案,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嫌麻烦、图省事。

——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做到心中有民,必须树立良好作风。

——习近平2015年1月12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

——习近平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

——习近平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

——习近平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版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版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版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

——习近平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2016年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2016年9月29日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习近平2016年9月29日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习近平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习近平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习近平2016年10月24日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2016年11月1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同人民打成一片是我们永远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2016年11月29日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切成就都属于人民。我们要更加紧密地依靠人民,不断为我们事业发展提供奔腾向前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2016年12月30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观察中国发展,要看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

——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

——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习近平2017年6月21日至23日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习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2017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2017年11月30日在会见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的世界领袖联盟成员时的讲话,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历来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

——习近平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

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

——习近平2017年12月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2017年12月1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领导干部要练就过硬作风,就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

——习近平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人民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

——习近平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

——习近平2018年2月10日至13日赴四川看望慰问各组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习近平2018年2月14日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习近平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习近平2018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习近平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2018年4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考察时的讲话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习近平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习近平2018年6月12日至14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习近平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习近平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习近平2018年11月6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2018年11月7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每一个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习近平2018年11月23日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习近平2018年12月10日向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致的贺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习近平2019年1月18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

——习近平2019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习近平2019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

——习近平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

——习近平2019年3月10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习近平2019年3月10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习近平2019年3月22日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的讲话,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习近平2019年5月22日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习近平2019年5月31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

——习近平2019年6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习近平2019年8月21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习近平2019年8月2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习近平2019年9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2019年9月25日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2019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

——习近平2019年11月2日至3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

——习近平2019年11月2日至3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习近平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我们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不移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督促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习近平2020年1月23日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习近平2020年1月27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

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中国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中国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这种高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2020年3月24日应约同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时的讲话

完善城市化战略。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习近平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习近平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快补齐这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方面的短板弱项,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习近平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习近平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习近平2020年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习近平2020年6月8日至10日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习近平2020年7月22日至24日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抢险斗争再次表明,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2020年8月18日至21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人民警察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习近平2020年8月26日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习近平2020年8月26日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开拓事业新局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习近平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面前,广大人民群众总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顽强奋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都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2020年9月17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习近平2020年9月17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习近平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习近平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

——习近平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力量,根基在人民。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就一定能够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习近平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要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权益,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2020年12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2020年12月30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习近平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决不让其再祸害百姓。

——习近平2021年1月22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习近平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习近平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

——习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习近平2021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

——习近平2021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习近平2021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2021年3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