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学精要】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习近平2014年2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习近平2015年4月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2017年6月2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
——习近平2018年3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的讲话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习近平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2021年2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选学拓展】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选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1月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以改革开放为抓手,要有相应的改革开放举措。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改革也要辨证论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都能够发挥最大功能。
——习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州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我们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改革开放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习近平2012年12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习近平2013年7月23日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习近平2013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习近平2013年9月17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习近平2013年11月9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的说明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
——习近平2013年11月9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的说明
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习近平2013年11月9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的说明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
——习近平2013年11月9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的说明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习近平2013年11月9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的说明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推进改革,不求轰动效应,不做表面文章,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面向未来,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改革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勇气,不可迟疑、不可退缩。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胆子大不是蛮干,蛮干一定会导致瞎折腾。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这就叫“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
——习近平2013年11月12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习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深刻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肩负起政治责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习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习近平2013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具备有利条件,具备实践基础,具备理论准备,也具备良好氛围,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前进。
——习近平2014年1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习近平2014年1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
——习近平2014年1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正所谓“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习近平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不能违背规律一哄而上。
——习近平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畏首畏尾,不敢出招,怕得罪人,是难以落实措施、推动工作的。
——习近平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习近平2014年2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习近平2014年2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2014年5月26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
——习近平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习近平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
——习近平2014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习近平2015年4月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习近平2015年5月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习近平2015年9月1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习近平2015年9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习近平2016年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2016年1月26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习近平2016年2月23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习近平2016年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改革定力,聚集改革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抓实目标任务、精准落地、探索创新、跟踪问效、机制保障,更加富有成效地抓好改革工作。
——习近平2016年6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
——习近平2016年9月29日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总结谋划好改革工作,对做好明年和今后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发挥好改革先导性作用,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
——习近平2016年12月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坚持通过改革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习近平2017年2月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
——习近平2017年3月2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2017年6月26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是我们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狠抓改革落实,必须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习近平2017年8月2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强调,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敢于啃硬骨头、闯难关、涉险滩,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2017年12月1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
——习近平2018年3月2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的讲话
深化改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破除一切束缚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2018年4月23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习近平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习近平2018年7月6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的讲话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改革进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习近平2018年9月20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
——习近平2019年3月10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
——习近平2019年3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在自我革新上求突破,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
——习近平2019年6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
——习近平2019年7月2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的讲话
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习近平2019年9月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习近平2020年4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习近平2020年8月18日至21日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
——习近平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
——习近平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习近平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要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习近平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要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推进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习近平2020年12月30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习近平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2021年2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